简体中文
繁體中文
English
Pусский
日本語
ภาษาไทย
Tiếng Việt
Bahasa Indonesia
Español
हिन्दी
Filippiiniläinen
Français
Deutsch
Português
Türkçe
한국어
العربية
摘要:本週二,黃金市場持續上攻,現貨黃金一度突破3,385美元/盎司,日內漲幅達1.5%;現貨白銀也向上觸及33美元/盎司,日內上漲1.66%。在美元走軟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,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。美元走軟與貿易協定前景的雙重推動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匯率下跌,主因是市場對美國貿易協定進展的猜測。美國總統川普表示,政府可能在本週達成協議。投資者密切關注貿易和關稅協議的範圍與性質,尤
本週二,黃金市場持續上攻,現貨黃金一度突破3,385美元/盎司,日內漲幅達1.5%;現貨白銀也向上觸及33美元/盎司,日內上漲1.66%。在美元走軟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,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。
美元走軟與貿易協定前景的雙重推動
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匯率下跌,主因是市場對美國貿易協定進展的猜測。美國總統川普表示,政府可能在本週達成協議。投資者密切關注貿易和關稅協議的範圍與性質,尤其是是否涉及全球政策制定者之間進一步削弱美元的協調努力。川普的貿易政策削弱了美元作為傳統避風港的作用,促使投資者增加對非美國資產的配置。
美元走軟不僅提升了黃金的吸引力,還降低了黃金對其他貨幣買家的成本,進一步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上漲。今年以來,黃金價格飆升超過25%,在4月達到每盎司3,500美元的紀錄高點。相較之下,彭博美元現貨指數今年下跌近7%,創下自推出以來的最大跌幅。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(CFTC)的數據顯示,投機性衍生性商品市場的交易商自去年9月以來最看跌美元。
央行購金潮打破金銀連動的歷史規律
歷史上,金銀價格高度連動,主要因為它們的投資流向(如ETF需求和COMEX淨管理資金部位)通常同步變動。然而,自2022年起,金銀價格比突破歷史區間,目前維持在高點。高盛貴金屬研究團隊指出,央行購金需求的結構性成長是推高金價的關鍵因素,而白銀則未能獲得相同的支撐。俄羅斯外匯存底凍結後,央行購金量激增五倍,但這一趨勢並未延伸到白銀。
黃金的稀缺性、高單位價值和穩定化學性質使其更適合儲備管理,而白銀因儲量豐富、價值較低且易氧化變質,在儲備資產中地位較低。此外,白銀未納入IMF儲備框架,其工業屬性導致其在經濟下行週期表現不佳,波動性更大且流動性較差。儘管白銀有工業需求支撐(如光伏熱潮),但始終未能縮小與黃金的差距。隨著光電產能過剩和美國衰退風險上升,黃金在央行購金需求推動下表現料將持續優於白銀。
白銀補漲希望渺茫,黃金長牛趨勢明確
高盛重申對黃金的結構性看漲觀點,預計年底前金價將達到3,700美元/盎司,到2026年中期將達到4,000美元/盎司。若美國政策引發衰退,ETF加速流入可能推動年底金價至3,880美元。在極端情況下(如聯準會政策受質疑或美國儲備政策生變),2025年底金價或見4,500美元。高盛認為,目前是長期投資黃金的一個有吸引力的切入點。
儘管烏克蘭和俄羅斯可能達成協議導致金價短暫下跌3%,但槓桿率較低的長期投資者可以消化這種短期波動風險。高盛建議長期投資人逢低加倉,但槓桿投資人需警覺波動風險。相較之下,白銀的補漲行情希望渺茫。儘管白銀可能受益於投資者重新燃起的興趣,但其走勢不太可能與黃金持平。不過,當黃金投資需求回升時,白銀也可能跟漲,如2025年第一季的反彈所示,當時ETF資金流入和投機性買盤同時支撐了黃金和白銀。
黃金突破區間的條件與市場展望
銀河證券指出,黃金突破區間可能需等待聯準會降息或實體黃金需求爆發。未來需進一步觀察美國經濟狀況,是滯脹還是衰退。若出現滯脹且聯準會未降息,黃金大概率呈現震盪向上;若進入衰退,黃金會跟隨其他大宗商品迴調,直至聯準會啟動降息。目前黃金的震盪區間已提升至3,150美元至3,550美元,聯準會降息後預計將上行至3,700美元以上。
分析師Christopher Lewis認為,儘管不確定上行空間還有多大,但在當前環境下不宜做空。 3200美元水平料將成為市場普遍關注的關鍵支撐位。整體來看,黃金處於多頭格局,市場普遍將黃金視為「逢回檔買進」的理想標的,而這項交易邏輯已持續主導金市多時,目前仍在延續。
投資建議與風險提示
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,黃金無疑是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,逢低加倉黃金是一個有吸引力的策略,但需警惕短期波動風險。對於白銀,雖然其可能在某些時段跟隨黃金上漲,但整體補漲行情的可能性較低,投資者需謹慎對待。
市場參與者應密切關注美國的貿易政策動態、經濟數據發布以及聯準會的政策走向。這些因素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黃金價格的未來趨勢。儘管短期內可能會出現波動,但從長期來看,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價值仍然受到市場認可。
免責聲明:
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,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、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,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